您现在的位置: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重医心理《所闻》03丨旁观者效应:被选中的责任感

发布时间:2020-11-29 14:30:18 浏览次数:3376来源:

引言《所闻》:由重医心理智能云公众号开设的见闻分享专栏,目前定于每周日上午九点发布。本栏目旨在分享当代乃至历史上知名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及其他领域与心理研究相关知识。我们相信内视的力量。愿与诸君分享所闻。




《所闻》03: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当旁观者的数量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减少了,即使他们采取反应,反应的时间也延长了。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在现场旁观者的数量影响了突发事件中亲社会反应的可能性。多数旁观者导致的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01 理论来源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塔奈(Bibb Latane)发现,当有其他的旁观者在场时,会显著的降低人们介入紧急情况的可能性。
1980年以来,有60多个实验研究比较了独自一人或与他人在一起时的亲社会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大约有90%的实验都证明独自一人时更可能提供帮助。研究还发现,在场人数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小。
拉塔尼和罗丁(1969)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让参加实验的被试听到隔壁办公室里一位女士从椅子上重重摔下来的声音并其大声呻吟:哎呀,我的天呐!我的脚………………不能动…………哎呀,我的踝骨…………拿不开……这个……东西。事情的全部过程大约持续两分钟,观察被试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应。
第一种情境下,被试单独在场,结果有70%的被试去帮助受害者;第二种情境下,事情发生时有两个陌生人在场,结果有40%的被试去帮助受害者;第三种情境下,被试与一位消极的实验者助手在场,他对被试说不用帮忙,结果只有7%的被试去帮助受害者。
那些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也没做的人,显然认为这件事并不是紧急情况。有人说:只是轻微的扭伤,另一些人解释道:我不想让她觉得尴尬。这证明了旁观者效应,当注意到紧急情况的人增加时,人们施予帮助的可能性变小。所以对于受害者来说,处于人群中也许是不安全的。
在做了这个实验后,拉塔尼和达利都询问被试,在场的他人是否会影响他们?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在场的人所产生的奇妙影响,但被试却总是否认这样的影响。他们只是回答说:我知道有其他人,但我的所作所为与他们不在时是一样的。这些答案强化了一个我们熟悉的观点,我们通常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原因。


02 原因分析

有很多原因解释为什么旁观者在他人在场时不会提供救助,社会心理学家比较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

责任扩散 
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失责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
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第二个解释是对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多数人忽略 
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
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会或多或少地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若比较结果为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社会影响结果(从众心理) 
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一种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紧急情况下更加突出。也就是说,当在场的其他人无行动时,个人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采取一种不介入的态度,这是在周围环境或团体的压力之下所产生的一种,虽然符合团体压力但实际上改变自己态度与行为的从众社会心理现象。

 



03 如何打破

当一个人单独进行选择的时候,他必须担当起所有的责任。但当大家组成一个团体,集体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时,责任就被扩大化了。大家都有这样的思想:如果出了问题,责任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如果一个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那么由集体做出的决定往往更为冒险,这是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

因此,领导者在将一项任务交给某个团队去完成时,一定要指定负责人,这儿出了问题找谁,那儿出了问题找谁,最后直接跟负责人交涉就行了。团队完不成任务的时候,想让你的批评变得有力,就要让你的批评变得具有针对性,责任一定要分到具体的某个人,否则就会出现这种责任分散的现象,你布置下去的任务多半不会被很好地执行。

即需要做到:

指令明确化:比如遇到危险的时候,要向特定的人呼救。这样可以激发他人的正义感, 提高被救几率。企业管理也是如此,上司的指令应该明确化,具体到人,具体到事。从而减少责任分散所带来的影响。

奖惩制度的落实: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要想避免责任分散效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就应该落实奖惩制度,对于积极承担责任,出色完成工作的员工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氛围。

强化领导角色:在集体管理中,应该给担任任务的下级作为领导的权利,作为上司,管理者应该向其他人强调这次任命的领导的地位及权利。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大又可以无限小,通讯的高度发达,“内卷”的不断蔓延,职场、校园、两性、情感中越来越容易出现矛盾,或者矛盾越来越容易被放大,原本不同方面的关系交织或大或小,人们为了生活乃至生存,将冲突或内收或外放,矛盾最终的的处理情况直接影响着心理压力的排解与疏泄程度。

人们知道如何合理或者较好的释放自己的压力吗?知道如何更好地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吗?我们无法给出断言,但是不断被曝出的心理问题不良事件给出了答案,他们散布在婚姻矛盾、工作矛盾、医患矛盾,乃至大街上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之间。

人们需要心理咨询,需要心理问题的排解吗?需要。既需要知道如何解决,也需要知道他人的现状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原来不是只有我会这样想。”

“原来不是只有我会觉得这么难。”

……

我们都有艰难的时候,但是我们希望在你艰难的时候可以帮助到你。

目前做到医疗心理咨询高度贴合的又努力下沉到社会大众的并不多。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联合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团队,从迎合时代潮流的互联网测评,到贴合现代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习惯的APP心理咨询,我们还在路上,我们并不完美,但我们希望能越来越好,我们希望能与大家站在一起。




图文丨网络
排版丨Neil
审核丨院长 王挺



Copyright © 2011-2025 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版权所有     渝ICP备2000625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938号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南北大道北段390号财富中心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