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重医心理《所闻》05丨霍桑效应:被关注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12-05 15:56:03 浏览次数:2639来源:
引言:《所闻》:由重医心理智能云公众号开设的见闻分享专栏,目前定于每周日上午九点发布。本栏目旨在分享当代乃至历史上知名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及其他领域与心理研究相关知识。我们相信“内视”的力量。愿与诸君分享所闻。




《所闻》05: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又称霍桑效应。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对工作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在这过程中受到额外的关注,导致人们认为自己是不同的,从而引起主观努力、绩效上升。




01理论起源

社会心理学家所说的“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1924年11月,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西屋(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一家分厂。他们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他们选定了继电器车间的六名女工作为观察对象。在七个阶段的试验中,支持人不断改变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希望能发现这些因素和生产率的关系——这是传统管理理论所坚持的观点。但是很遗憾,不管外在因素怎么改变,试验组的生产效率一直未明显改变。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工厂请来包括心理学家在内的各种专家,在约两年的时间内找工人谈话两万余人次,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和抱怨,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出来。结果,霍桑厂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奇妙的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历时九年的实验和研究,学者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不仅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有自身主观上的激励,从而诞生了管理行为理论。就霍桑试验本身来看,当这六个女工被抽出来成为一组的时候,她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体,是试验的对象,是这些专家一直关心的对象,这种受注意的感觉使得她们加倍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是值得关注的。




02理论启示

霍桑实验最初的研究是探讨一系列控制条件(薪水、车间照明度、湿度、休息间隔,等)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中意外发现,各种试验处理对生产效率都有促进作用,甚至当控制条件回归初始状态时,促进作用仍然存在。这一现象发生在每一名受试验者身上,对于受试验者整体而言,促进作用的结论亦为真。

很显然,实验假设的各项条件并非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对此,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以及他的助手们所做的解释是,受试者对于新的实验测试会产生正向反应,即由于环境改变(研究者的出现)而改变行为。所以绩效的提高,并非由实验条件造成,而是自身的反应。这种效果就是我们所称的“霍桑效应”或“霍索恩效应”(Hawthorne Effect)。

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从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谎言和夸奖真的可以造就一个人;从自我的角度,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霍桑效应又启示我们: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效率都非常有利。



04理论拓展

在一些社会学教材中论及社会研究中的客观性和道德性问题时,常把霍桑效应作为社会研究中偏误的例证,以说明研究过程本身对被研究者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社会学家应该记住,社会学是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人们会对研究过程做出反应——有时我们无法预见这些反应。正是研究者的出现可能歪曲正在研究的社会情绪,这一现象常常称为反应作用。”


因此,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实验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定要考虑在内,因为被实验者知道自己参与了实验,这种“认知”改变了他们惯常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即使在没有“刺激”介入的情况下,因变量仍然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注意克服这类弊端。


为了避免上述霍桑效应等弊端,人们有时设计双盲实验的介入方式。所谓双盲实验(double-blind experiments),是指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和参与实验的观察人员来说都是未知的,即究竟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被给予了实验刺激,参与实验的双方都不知道,实验刺激是由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以外的第三者任意分派和给定的。这样就可避免由于实验者对研究的期望而产生的实验偏差(“主试效应”又被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由于被实验对象对其被试身份的认知及态度产生的实验偏差(“被试效应”,又称“霍桑效应”)。

图文丨网络
排版丨Neil
审核丨院长 王挺



Copyright © 2011-2025 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版权所有     渝ICP备2000625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938号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南北大道北段390号财富中心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