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 > 新闻动态 > 科研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重医心理《所闻》13丨踢猫效应:不要成为坏情绪的传播链

发布时间:2021-01-24 22:43:47 浏览次数:2403来源:网络
        引言:《所闻》:由重医心理智能云公众号开设的见闻分享专栏,目前定于每周日上午九点发布。本栏目旨在分享当代乃至历史上知名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及其他领域与心理研究相关知识。我们相信“内视”的力量。愿与诸君分享所闻。




重医心理《所闻》13丨踢猫效应:不要成为坏情绪的传播链

        踢猫效应,也被称为踢猫理论,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过程,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01 理论举例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02 理论分析
        踢猫效应描述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过程,即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即“猫”。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低自己一等地位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并且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时,就会同时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当他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就还是把焦点放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久而久之,不止是「踢猫效应」的继续,自身对于情绪的反应也会形成恶性循环的模式,长期影响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03 解决办法

        那么当被别人影响,卷入负面情绪该如何破解?


        1、体会身体变化
        任何情绪都会引起身体的变化,不妨通过心理暗示给自己调节。当你的情绪处于失控边缘时,只要稍微让自己冷静一下,不要在自己情绪激动时做出决定。
        1)先离开情绪产生现场,让自己冷静一下,通过深呼吸,活动身体等方式来让自己平静。
        2)找到身体上的情绪反应点,头疼,胸闷还是其他,先自己舒缓一下。
        3)继续深呼吸,平静,开窗看看外面,或者看看外面风景,与其他人聊个天等等,暂时先让自己平静。

        2、接纳自我感受
        学会感知情绪,理解情绪,转化情绪。即搞清楚我是生气了?恐慌了?烦躁了?伤心了?还是别的感受?
        也就是说自己产生了哪种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先接受,然后找到你此时的情感需求是什么?你需要安慰?还是关心?还是说身体需要休息,还是需要被理解,被认可等等。
        在处理事情之前,切记要先处理情绪。因为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心态,才能防止冲动的情绪化出现时牵扯最无辜的那个人,那个你生命中的弱者,那个你生命中的追随者。




        3、理性转变认知角度
        就是所说的换位思考一下,这一点其实相当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想问题只是处于自己的角度,一旦站在对方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这时也就会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你今天踢猫了吗?”这不是一句搞笑的问候语,而是积极应对冒犯你的人的理性认识和转化,不做「踢猫效应」的传递者。明白导致发泄者生气的根源不是自己,对方也只是别人无处发泄的出气筒。
        有效避免自己接替“出气筒”地位,不是上前争论,而是自我认知,及时冷静。

        4、行动处理问题
        1)发脾气后,邀请对方心平气和的来一场沟通交流,前提当然是对方愿意。
        2)告诉对方自己当时的情绪需求,告诉他希望他如何满足自己。
        3)问清楚对方当时的境况和情感需求,并希望当时的自己如何满足。

        4)约定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处理。




图文丨网络
排版丨Neil
审核丨院长 王挺


Copyright © 2011-2025 新梅奥健康管理研究院版权所有     渝ICP备2000625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1602500938号     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南北大道北段390号财富中心17楼